电子器件

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产生及其特点

  工业革命以后,至20世纪初,以机器代替人力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,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,并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制造业。但生产方式仍以作坊式的单件生产为主,由于机器精度不高,产品质量主要靠从业人员的技艺来保证,故称为“技艺”型生产时代。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仍较分散,管理层次仍较简单,通常由业主或代办直接与顾客、雇员和协作商联系。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率仍然较低,且生产周期较长,产品价格居高不下。

  20世纪初,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先在底特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自动生产线,标志着大批量生产方式(Mass Production)的开始。由于机器精度的提高,工件加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,工人的技艺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。加上互换性原理的推行,汽车装配不再使用锉刀或刮刀,工人只需进行一些诸如按按钮、拧螺丝、焊接、涂漆等基本操作。装配流水线按一定的节拍运转,每个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一种简单的机械动作,完成一种固定的操作。与“技艺”型生产方式相比,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下,多数从业人员不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,而只需进行简单的培训,即可上线工作。这种生产方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,提高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,并使产品质量容易得到保证。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推行,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,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。大批量生产(Mass Production)方式也一度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当代工业化的象征。

  大批量生产与多品种、中小批量生产相比具有以下特点:

  1)生产的产品产量大而品种少,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相类似的产品,工艺过程和生产条件稳定,大多数工作地固定完成一、二道工序,专业化程度高。

  2)多采用专用、高效设备和工艺装备,生产过程机械化、自动化程度及设备利用率较高,生产周期较短,零件加工质量易于保证。

  3)工人作业分工细,多数工人长期从事一、两种简单和重复性的操作,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。

  4)产品设计通用化、系列化、标准化程度高,零件互换性好,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法装配。

  5)产品社会需求量大,需求稳定。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和科技发展水平,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。订货程序通常是先设计、生产,再面向用户。

  6)按对象组织专业化生产,多采用流水生产、自动生产线等生产组织形式,生产计划细致周密,生产过程易于控制。

  7)毛坯制作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、压铸、精铸、模锻、精锻等方法,毛坯精度高,加工余量小,材料利用率高。